渔民们正在拉网、收网。 谭伟旗 摄
中新网吉林靖宇1月10日电 (谭伟旗)10日,“中国·松花江旅游季”暨第二届松花江冬捕文化节在吉林省靖宇县举行。冬捕、冰雪运动、年货大集等活动多姿多彩,让游客领略到了当地独具魅力的冰雪风光和东北的纯朴风情。
当天,由鱼把头主持祭江仪式。遥祭长白山、诵读祭文、醒网,鱼把头带领渔民还喝上一碗壮行酒。随着一声响亮的号子声,渔民们开始拉网、收网,一条条大鱼跃水而出,场面壮观。
在靖宇县,当地的铁锅炖江鱼、小鸡炖蘑菇、猪肉炖酸菜等地道菜品深受游客喜爱;滑冰、雪圈、雪地摩托、UTV全地形车等各式可全民参与的项目更为游客带来极佳的冰雪体验。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龙云飞表示,此次靖宇县举办的“中国·松花江旅游季”暨第二届松花江冬捕文化节活动,既是对吉林省冰雪节事活动的补充,也是对吉林冰雪产品的完善,更是优化提升靖宇百姓文化生活的有力举措。
近年来,靖宇县率先打响松花江文旅品牌,成功举办“中国·松花江旅游季”系列活动,策划推出游船节、音乐节、长白山寒地蓝莓节等特色主题节庆,进一步扩大了靖宇美景美食的影响力,全面提升了靖宇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靖宇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侧,松花江干流途经靖宇县128余公里,流域面积3088平方公里,流经4个乡镇14个村屯,汇入河流15条。松花江流域水质优越,两岸居民从古至今敬畏自然,生产生活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因此松花江流域渔业发达。
另据记者了解,靖宇县将全力打响“心往长白山·松花江上游”旅游IP,繁荣发展“红、绿、金、银、蓝”五色旅游,加快推进松花江生态旅游风景区基础设施、东北抗联诞生地公园、全国首家乡村供销集市、松花江民俗村、长白山神庙窑址恢复、长白山植物园等项目建设,高标准开发“松花江三峡”,全面启动“吃住行游购娱”一船通旅游新业态,常态化举办年俗节、游船节、蓝莓节等特色文旅活动,着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松花江生态旅游经济带。(完)
探访江苏滨海海洋牧场:海上“荷花”开 搭台新牧渔******
(新春走基层)探访江苏滨海海洋牧场:海上“荷花”开 搭台新牧渔
中新网盐城1月12日电(于从文 顾名筛)在离岸几十公里的黄海上围网6万立方米水体进行海洋养殖,网箱上方建设的平台不仅有智能化养殖控制系统,还有海洋科普基地、多功能观光休闲设施……江苏滨海“陶湾一号”海洋牧场甫一问世即受关注。兔年新春前夕,中新网记者登上海洋牧场平台,感受深海智能化养殖的新奇。
海洋牧场平台与海上风电场的大风车“同框”,组成了一幅别样的风景。 谷华 摄11日上午,江苏滨海海域阳光正好,海风柔和,海鸟盘旋。记者搭乘补给船出海,穿行在海上风力发电大风车“丛林”之中,向着汪洋中的海洋牧场驶去。经过近3个小时的航行,海天之间一座白色的四方形“海上城堡”映入眼帘。陪同采访的陶湾海洋牧场负责人李益说,这就是“陶湾一号”海洋牧场智能网箱平台。
李益继续介绍,陶湾海洋牧场是由滨海县农旅集团投资建设的集海洋养殖、海洋科研、海洋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投资4.2亿元建成多功能综合平台、人工鱼礁及其附属配套设施,2023年底完成二期建设,2025年底完成三期建设,届时将成为盐城市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东部地区全品类优质水产品供应基地、全国首个县域海洋牧场产业化示范区。
海洋牧场平台的四根圆柱间内侧围着巨型网箱。 谷华 摄登上“陶湾一号”智能网箱平台,同行人员纷纷惊叹这座“海上城堡”的宏大壮观。四根巨型圆柱和若干根斜插柱稳稳地支撑起整个平台,四根圆柱间内侧围着巨型网箱。离水面十五六米高的平台有三层,一层是养殖观察环道和投饵管道,二层是智能集控室、污水处理室、电气设备间、应急发电机室等功能室,还有科普馆、会议室、客房、餐厅等配套区,顶层是观光平台和一个直升机停机坪。借助无人机从空中俯瞰,整个平台犹如一朵荷花盛开在大海中。
“养殖网箱水体有6万立方米,最多可养殖50万尾到60万尾深海鱼,日前刚试投放5万尾黑鲪鱼苗,养殖8个月左右即可上市。”带领记者参观的平台工作人员姜亚雷是名退役军人,他对这个海洋智能养殖平台充满自豪感。他说,更重要的是,在平台四周约9700亩的水域投放了34000空方的人工鱼礁,这些人工鱼礁上面有各式各样的孔洞,有利于海藻等海洋微生物附着,为鱼类提供繁殖、避敌、索饵、嬉戏的场所,这对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
工作人员操控智能设备,对海洋牧场进行全方位日常监测。 谷华 摄在海洋智能养殖平台的智能集控室里,摆放着各式智能设备,十几台电脑屏幕上,有的显示各种数据,有的显示监控画面。负责这里工作的是24岁小伙子顾硕,大学毕业后在中交一航局工作,得知家乡建起海洋牧场后,回来参与这项事业。他告诉记者,智能集控室是海洋牧场的“大脑中枢”,从海洋环境监测、安全控制、内外联络到灯光控制、鱼料投放,都能在集控中实现。他指着面前的一块屏幕说,当前海水温度、盐度、PH值、叶绿素、溶解氧浓度等数据一目了然,点击查看历史数据,可见这些数据在日、周、月之间的数据变化曲线。
“由于是智能操控,海洋牧场日常运行只需要4人,15天到20天轮换一次。”李益说,他们每个人都是业务的多面手,发电、放养、数据分析等各种业务都能熟练操作。
工作人员乘小艇下水检查网箱。 谷华 摄值得一提的是,“陶湾一号”海洋牧场平台日常运行和生活用电都来自平台上安装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同时建有海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系统,生产生活垃圾定期运回陆地处理,运行真正实现绿色生态无污染。
“将来,‘陶湾一号’海洋牧场除了正常的网箱养殖功能外,还将提供科普培训、垂钓潜水、商务会议、休闲观光、婚庆典礼及特色餐饮等服务项目,成为真正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李益说。
海洋牧场平台建有海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系统。 谷华 摄“建设海洋牧场既是科学的生态修复手段,也是现代的渔业生产方式,更是创新的渔业产业形态。”滨海县农旅集团董事长吕海军表示,今后,将全力抢占生态渔业示范发展的制高点,实施“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战略,拓展更多的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
下午4点40分,记者告别“陶湾一号”海洋牧场的值守人员,他们将在这里度过兔年春节。乘船离开的那一刻,回首望去,这座荷花型的“海中城堡”与周边海上风电场林立的大风车“同框”,组成了这片广袤海域上的别样风景。(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